中國傳統殯葬禮儀之裝殮的習俗
以下資料僅供參考,由福瑞萬佳提供www.zjfrwj.com.cn
裝殮是指把死者裝裹、放入棺木。古禮裝殮分大殮、小殮。三日小殮,五日大殮,或次日小殮、三日大殮。這是和所謂“三日而葬”相應的。后世一般家庭停喪時間較短,裝殮也就比較及時,大多臨終時穿好壽衣,次日便裝殮入棺。
小殮、大殮之分,在于前者指穿好壽衣等,后者指裝殮入棺。古禮小殮并不在臨終之時,后世則多是趁彌留之際給將死者穿好壽衣。這一方面是因為死后尸體僵硬,不好穿戴;另一方面則出于迷信,民間認為,沒有來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氣,是“光著身子走了”,親屬會感到十分內疚的。
壽衣俗稱“裝裹”、“裝老衣裳”,有的是生前就做好了的。通常是選擇有閏月的年頭做壽衣。舊時北京一般人家主要是棉襖、棉褲、棉長袍,不論什么季節一律穿棉的,鞋必須是布底,做出蓮花圖案,表示腳登蓮花臺,成了正果。同時絕對不能用皮貨,迷信說亡人如果穿皮衣、皮鞋或皮底鞋,下輩子就轉投牲口了。內衣不釘鈕扣,只縫飄帶,因為“鈕子”和“扭子”諧音,怕犯不利子孫的忌諱。衣料也不能用緞子,因為“緞子”和“斷子”諧音。
如果不是及時裝殮入棺,裝裹好的尸體就要停放在屋里。如果死者上邊沒有長輩就停放在堂屋正中,否則只能停在旁邊。靈床前要設置一個臨時的供案,上邊放“長明燈”,給死者在陰間照明;擺一碗“倒頭飯”,上插三根林秸棍,根頂裹一個面球,稱“打狗棍”,給死者到陰間經過惡狗村時用來打狗。為了防止“詐尸”,要用麻繩把死者的雙腳捆起來。此外,還要防止貓狗進人停靈的屋內。至此,小殮也就結束了。
大殮,也叫“入木”。大殮的時候,死者的孫男弟女們都要守在旁邊,稱“親視含殮”。棺木中,自然是鋪蓋俱全,比較講究。死者放人棺中以后,還要放入許多小的陪葬品。遺體放好以后,接下來還有“開光”、“挽發”等禮俗。
開光指死者的長子為親人擦拭面頰,親友最后一次瞻仰遺容。擦拭的時候用筷子夾一個濕棉球,依次擦拭眼目、耳朵、口,臉等后封棺。
上一篇:中國傳統殯葬禮儀中初終的風俗 下一篇:金華哪里有好的殯葬服務用品銷售?